English

家长的担忧

2000-06-07 来源:光明日报 岳艺 我有话说

某商家在为一种健脑药品作广告时,选用的广告词是“减负不减分”,其高明之处在于既不违反国家的教育指令,又抓住了广大家长的普遍心理。不能否认,我国中小学按照国家的要求普遍落实减负政策之后,家长的普遍心理是既喜亦忧,喜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大大地改善了,用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增加了;忧的是减负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会受到冲击,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升学。

毋庸质疑,家长的担忧是真真切切地从其子女未来的发展前途着想的。就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广大民众将不断地接受教育作为谋求自身获得完满生活的核心途径,本身便是文明和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受综合国力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的要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只能一方面积极拓展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名额,另一方面从教育的本真出发,从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点出发,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不断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完善的教育。减负非但不是降低教育水平或教育要求,而是通过剔除陈旧的教育内容,增补人类认识和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改善教育的环境和手段,科学、合乎规律地组织教育活动,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切实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广博、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拥有健康体魄、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新生一代。

家长的担忧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在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进一步把握和落实国家关于减负的基本要求。就我国目前中、小学减负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观念的把握还是行为的落实都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建国后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不止一次证明,教育观念的模糊必将导致教育行为的盲从,而教育行为的滞后又会导致教育观念的流变,其结果都将造成重大的教育失误和浪费,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现象在当今我国的中、小学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正是家长异常担忧的主要原因,减负工作既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教育整体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就社会而言,应努力在资金投入、就业和人才选拔等环节上切实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营造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就学校教育而言,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策略和途径,不遗余力地把握住以下四个环节:一、宏扬人本精神,进一步凸显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把握时代脉搏,精选教育内容;三、更新教育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的“三中心”教育模式和单一的“灌输”方法;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育评价和诊断的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五医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